端午节艾草的作用关于端午节除五毒的风俗

栏目:女性 来源:湖北新闻网 时间:2023-09-18

端午节艾草的作用 关于端午节除五毒的风俗

端午节艾草的作用关于端午节除五毒的习俗关于端午节除五毒的风俗养生之道导读:在中国民间传统里,每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这是全部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端午节的风俗……在中国民间传统里北京怎样治卵巢早衰,每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日养生之道导读:在中国民间传统里,每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这是全部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一直遭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端午节的风俗……

在中国民间传统里,每一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这是全部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千百年来,一直遭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和悬白艾、挂菖蒲、佩香囊、戴荷包、饮抹雄黄酒,还有挂钟馗捉鬼像、采药驱狼等,在民间传统里,多是为了避邪驱恶、防疫防病。今天,端午节在重视家庭防疫驱病等方面依然有其现代意义,而渊源于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更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宏扬的。

【五毒符、五毒衣】

五月天气渐热,细菌容易繁殖,蛇、蝎、蟾蜍、蜈蚣、壁虎(俗称五毒)等毒虫纷纷出动,疠疫常常产生,致使五月又有“恶月”之称,五月5日又有“恶日”之称。因此,人们想方法想法在此时辟瘟祛邪,以求安康。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于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或石榴、蒜头等,都是有此意图。由于菖蒲的叶子像剑,被称作“蒲剑”、“水剑”,因此,人们认为将其插在门上可以斩千邪。艾草有异味,是可以用来治病的药草,人们认为将其悬于户上,可禳毒气。花红似火的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可以避祸。大蒜头像锤子,气味辛烈,具有祛病消炎的功用。

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端五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皆是避邪驱毒之用。端5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这里所谓“五毒”,是指人们心目中5种有毒或有害的动物。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们所说的五毒有一些区分。有三种说法比较常见:1说是蝎子、蜈蚣、蛤蟆、蛇和壁虎;另外一说则是蝎子、蜈蚣、虾蟆、蛇和蜘蛛;第三说是老虎、蝎子、蜈蚣、虾蟆和蛇。

五毒符即绘有五种毒虫的图案,古人为了抵抗端五时节的邪气,通常悬挂、张贴神像(如张天师、钟馗)或各种符咒。把五毒图案用作驱邪方法的时候,五毒图案实际上也是一种巫术符咒。其中的原理是以毒攻毒。传说张天师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能除五毒并,辟瘟消灾。因此,民间风俗常在端午节悬挂张天师画像,以祛邪除祟、镇宅佑安。

张天师斩五毒

五毒模型或图案在宋代已经出现。《岁时杂记》记载,宋代端午节男女把艾蒿(或人工仿制艾蒿)插在头上,并且在艾蒿上再装上“蜈蚣、蚰蜒、蛇、蝎、草虫之类,及天师形相……”。这里的五毒不大可能是真实的动物,应该是模型或图案。明清时期,妇女头戴五毒图案的装饰品广泛流行。《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妇女端午节也有在头上“簪五毒、5瑞花草”的风俗。

五毒衣

儿童最容易遭受疾病侵袭视网膜色素变性医院哪个口碑好,所以,儿童服装上出现五毒图案最多,乃至出现专供儿童穿用的五毒衣。天津旧俗给幼儿穿五毒衣、五毒鞋。听说这样可以免除疾病,兼防蚊虫叮咬。

古代的宗教人士利用民间习俗,把五毒图案正式制成“五毒符”赠给檀越。清初庞嵦《长安杂兴》诗云:“1粒丹砂九节蒲,金鱼池上酒重沽。天坛道士酬佳节,亲送真人五毒符。”这是道士所为。清代顾禄的《吴趋风土录》又记载了尼姑也制作五毒符:尼姑们在尼庵里用五色采笺,剪出蟾蜍、蜥蜴、蜘蛛、蛇、蚿(一种类似蜈蚣的多足虫)的形象,赠送给她们的檀越。檀越们回家贴在门楣或床边,听说能够驱赶毒虫,称为“五毒符”。因此可知,道门、空门都参与到端五民俗活动当中了。

古代印有张天师斩五毒的磁器

张天师斩五毒的

养生之道导读:端午节艾草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端午节风俗吗?端五挂艾草可以驱虫避秽,端午节艾草的作用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

端五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酷热,多雨湿润,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多发时节,且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而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则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除驱蚊,艾草菖蒲还可“避邪”,邪为中医里的病邪之意,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在内的6淫,这都是致病的因素,将艾草、菖蒲挂于门前或屋内,其散发的草药香除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有醒神、提神的作用外,还可以通心窍,提高人的正气,从而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

洗浴“兰汤”清热解毒

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还要沐浴兰汤。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用煎菖蒲、艾草等中草药洗澡,不论男女老少,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听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菖蒲叶及根芳香化湿,外用能改进局部血液循环,清热解毒,对皮肤瘙痒的效果较好。若是不便泡浴,可将其放入水中煮半小时,然后用水擦身即可。除悬挂、沐浴,还可以将艾叶燃烧熏烤干细胞能治疗好无精症吗,到达治病祛病的目的。“艾草里有种芳香物质,可以活血通络,以艾熏烤、驱毒的古老的方法早在华佗扁鹊时期就采取。许多人在夏日常点医用艾条,或是用艾草梗熏房间,既可驱蚊,对预防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效果不错。”

佩戴香囊避免蚊虫叮咬

古时农历五月初五,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段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听说,五色丝意味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抛弃,只能在夏季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称为“缠五色丝”。

如今,由缠五色丝演变出戴香囊的风俗习惯,也是端午节人们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在家自制香囊时,可用艾叶、菖蒲、菊花、薄荷叶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或车内。这几味中草药有散风驱寒、通九窍、扶正气的功能,并含有挥发油,气味纯洁、持久,戴着能避免蚊叮虫咬,改进神疲乏力等不适,还可以预防感冒。

端午节艾草的作用

中医针灸里有种名为艾灸的方法,就是针法配合艾条燃烧熏烤,从而到达治病祛病的目的。“他介绍说,艾草里有种芳香物质,可以活血通络,以艾熏烤、驱毒的古老的方法早在华佗扁鹊时期就采用。许多人在夏日常点医用艾条,或是用艾草梗熏房间,可驱蚊。由于艾烟对引发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端五插艾条,除”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五时节的”保健“有关。据介绍,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记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由于此时天气日渐酷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五称作”卫生月“,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端五时湿润,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