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补补身体应少用黄芪

栏目:旅游 来源:湖北新闻网 时间:2023-09-18

想补补身体应少用黄芪

中药黄芪又名北芪,可生用或蜜制用。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现代中药学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作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认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干细胞治疗脑梗后遗症得花多少钱。今通作黄芪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视网膜色素变性哪里医院看的好

黄芪在民间有较高知名度,常有人用它来煲汤进补,从中医临床看,黄芪是一味好药免疫细胞回输的费用,作用强大且独特,一般临床使用数十克后患者的脉象马上就会有反应,精神和体力会有改良,正确公道地使用则收效明显。但必须注意的是,它的副作用一样强大。

黄芪性温而药力向上升(补气升阳),相同剂量时补气的力量又比党参大,临床上药力和药势不容易监控,配伍上难以充分调和,使得它在内科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春季气候温暖,湿热之气盛,使用黄芪容易导致以热助热,特别不利于黄芪药力的充分展开;更重要的是,使用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容易补火(性温补气)助邪(疾病或一些致病因素),一旦缺少准确全面的辨证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术,那补药入口就可能会变成毒药,危害很大。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乃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视神经萎缩最好的医院是哪里医院。正由于黄芪有上述缺点,所以,被尊为中医医圣的张仲景在其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非常广泛地使用人参(主要指党参)进行补气,而使用黄芪则只有数条,可见医圣深入体会到黄芪药好难用,不宜滥用。

临床上,常人常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动。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视察有没有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没有加重或是不是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良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方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取逐渐加量的方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方法是配方使用。

综上所述,用黄芪煲汤进补必须谨慎,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这样做。应谨慎使用药力强大的药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经常性进补,尤其是病人,否则,可能导致养生变伤身。

友情链接